English

阿卡多令摄影者退场

1998-05-14 来源:光明日报 单三娅 我有话说

音乐会上令人反感的摄影者,已经不知多少次引起众怒了,但始终没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原因是:其一,音乐演出场所管理不力;其二,有的主办单位有难言之隐,怕得罪摄影记者,有的主办单位出于宣传目的,专门组织摄影记者现场拍照;其三,观众对音乐会上可不可以照相这个问题一直没有达成共识,没有形成压力。

终于,5月6日在世纪剧院,阿卡多大师发怒了。那天开演铃声响过,首先出场的不是演奏家,而是主办单位中演娱乐公司的负责人,她对观众说:“为了使演出顺利进行,请大家检查手机、BP机是否关好。”那天笔者恰好坐在5排右侧,那里正好是摄影摄像者活动的区域。演出开始,只见摄影者们不断来回大摇大摆地走动,寻找着最佳角度,而且时不时扳动着照相器材的各种关节,加上揿动快门的声音,响声“咔、咔”不断。他们还轮番走到台口,把摄像机架在舞台上拍摄。也许由于那天下雨,观众中也不时有雨伞等物倒地的响声。在阿卡多演奏到第二支曲子时,突然座中发出了BP机声响(要知道,由于有言在先,那天BP机已是最客气的了),只见大师边拉琴边侧过身来,怒视着声音传来的方向。下半场开始前,主办单位负责人又走到台前对观众说:“尽管刚才已经跟大家说了,但还是不够安静。应大师要求,请大家放好身边的物品,再次检查BP机、手机,现在,请摄影摄像记者停止拍照。”此话一出,深得人心,摄影者在观众的“掌声”中撤退。事后,笔者从主办单位接待人员处得知,其实,那天上午彩排时,在台上团团转的摄影记者中就已经BP机、手机声不断了,阿卡多夫人对接待人员说,你们晚上一定要在台上宣布不要发出这些响声,光广播还不行。阿卡多当时坚定地说:“再听到BP机声,我就中止演出。”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中国成了对一切世界级乐团和音乐大师有吸引力的国度;然而我们又不得不遗憾地说,几乎没有一场音乐会不给这些音乐家带来不愉快的事情。大提琴家雅诺什·斯塔克曾经边演奏边用弓子向摄影记者示意不要拍照,中间休息时他气愤地说:“这是一种极端不文明的行为。”小提琴家祖克曼气愤地手执观众献给他的鲜花向一个摄像者砸去。穆特曾经极为不快地抱怨相机聚焦的红点晃得她无法集中精力……这样的事情已经举不胜举。借助外国大师的“发脾气”来反省一下,这虽然并不光彩,但总是一次良好的契机。

人们都知道,现场演奏与录音的一个很大的不同是现场演奏的好坏更多地取决于演奏者当时的情绪。出于对音乐的热爱和对观众的负责,音乐家在每一次演出中都努力做到全身心投入的状态。可以说,每一个细节都对整个演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演奏者把每一个微小的噪音都视为对音乐的干扰也就不足为奇了。即将访华的纽约爱乐乐团的艺术总监马祖尔曾经在当地的一次演出中因为一个观众的咳嗽而中止演奏,转过身给观众“上了一堂课”——“咳嗽是可以控制的”。钢琴大师阿什肯那齐1995年来北京演出时,由于深受整场演奏中此起彼伏的咳嗽声之扰,曾向主办单位建议,入场券上不仅应该印有“不许喧哗,乐章之间不许鼓掌”等字样,还应写明“不许咳嗽”。这些走遍世界都受到极度尊敬的音乐家,来到我们这个东方文明古国,看过故宫、天坛、长城这些中华民族深厚文化的象征之后,再看到音乐会上那些热切期待的面孔时,他们理应激发更多的灵感与热情,然而少数人的所作所为所给予他们的,却恰恰相反。

退一万步说,也许我们现在还不能一步到位像许多国家那样在音乐会上完全禁止照相,音乐厅内也还没有为电视转播专设的隐蔽装置(这其实还是一个观念问题),即使如此,拍照者和摄影者的素质也是一目了然的:固定站在一个地方悄悄拍两张够用了就走人和大摇大摆来回走动拍个没完是不同的;妨碍了观众表示歉意和对观众盛气凌人更是截然不同(可惜音乐会上见到的多为后者)。当有些摄影者拿着一叠照片去请大师签字时,当他们沾沾自喜于自己的“杰作”时,他们实际上已经不再是音乐艺术的热爱者和宣传者了,他们为一己“杰作”所牺牲的,是对艺术和艺术家的尊重,是消费者的权益,甚至是我们的国格。

即使我们有能力请来世界一流的乐团和音乐家,但如果拍照声、手机声、噪声依旧,那么,我国的音乐生活也很难再上一个档次。这决不是危言耸听。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